已經好久沒有感受如此新鮮的空氣了,幾只猴子在門口竄來跳去可愛極了。拿了一些花生米放在手中,幾只猴子用那可愛的手抓從我手中抓到嘴里,看到它們將花生米放在嘴里咀嚼,那一刻我接觸到的是一顆歡喜、柔軟的心。
清晨,來到竹林精舍,想到自己曾幾何時,獨坐窗下翻閱《阿含經》的場景。每當翻開這部經典,都仿佛穿越到了另一個時空。我獨自一人輕輕地讀誦著里面的文字:“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這樣一句句的讀下去,腦海中時常浮現一個個生動的面孔,佛陀就在眼前端坐說法,他的形象與普通的出家比丘無異。
經中的迦蘭陀竹園就是這里。走進竹園,距離門口不遠處就有一個佛殿,這也許是竹林精舍里唯一和佛法有關的建筑了吧。我禮佛后出來,看到周圍就完全是一個公園,已看不到與佛法有關的任何遺跡,在周圍人們歡聲笑語時,我心中已有些許的傷感……
當年凈飯王的太子離開王宮出家修道,路過王舍城時被這里的頻婆娑羅王發現,頻婆娑羅王發現此人相貌不凡,祈請如果成道,當先來此國教化。這位修行者答應了國王的請求,他在成道后從波羅奈的施鹿林一步步的走到這里,只為了當初的這個承諾,也為了這里的一方百姓。
王舍城,這里的國王是佛陀教化的第一位國王,這里的竹林精舍是佛陀得到的第一個道場,這里的靈鷲峰是佛陀說法最久的地方,這里出生的舍利弗、目犍連是佛陀最杰出的弟子,這里的那爛陀是大德云集的地方。這里,留下了佛陀太多的足跡???ldquo;如今檀法皆不見,空留古跡對青煙。”這讓我在這座城中又怎能不傷感?怎能不孤獨?
佛陀已離這個世界而去,阿難將他教法大量背出。我們通過這些經典的記載,在當年的遺跡中禮敬著這位覺者的存在。
每當將手中的經文輕輕合上時,內心愉悅都難以言表,一句句“如是我聞”在腦海中重復著,這些經典每當出現在眼前的那一刻,都是我心最虔誠的一刻。
我是荒涼的廢墟,你是堙沒的傳奇。這座“精舍”里已沒有我需要的東西。走出門來,看到精舍不遠處的頻婆娑羅王墓,我向這座墓恭敬合十:“謝謝你!給了佛陀教化眾生的機遇,讓我接觸到了更多的佛法。”(文/凈信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