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2g67d"></bdo>

  • <code id="2g67d"></code>
      <kbd id="2g67d"><noscript id="2g67d"></noscript></kbd>

      皎然“三飲便得道”

      \

        茶與佛教,因緣深長,在我國茶業發展史上,佛教的作用不可低估。據考證,在唐代前后我國茶業的興盛發展階段,茶產區主要就集中在佛教盛行的寺廟附近。僧侶種茶,四川蒙頂、河北仙人掌、廬山云霧、武夷巖茶、黃山毛峰、普陀佛茶等一大批名茶,都由寺廟眾僧創制。浙江天臺國清寺還是中國茶葉東傳日本的發源地。

        “自古高僧愛斗茶”,佛教崇茶,歷代通曉茶事的高僧不乏其人,如唐代詩僧皎然即是一位有名的茶僧。

        皎然(?~785),名書,字清晝,俗姓謝,系南朝謝靈運十世孫,長城(今浙江長興)人。在唐代詩僧中,皎然的文名最高,文章雋麗,詩風清淡輕松,常與顏真卿、韋應物唱和往還,傳世的除詩集《皎然集》外,還有詩話《詩式》,在詩專著中享有一定地位。

        皎然嗜茶、戀茶、崇茶,一生與茶結伴,在歷代詩僧中他寫的茶詩最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爂金鼎。

        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徒自欺。

        好看畢竟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詩人把友人贈送的剡溪(在浙江嵊縣至新昌境內)香茗比作“瓊蕊漿”(傳說由神仙以天露和玉屑而制成,飲之可長生不老),寫出了一飲、再飲、三飲之后精神心理上的不同感受,對茶的功效作了熱情夸張。

        “此物清高世莫知”,詩人確信飲茶可得道升天,并以丹丘生得道升天作為結尾注腳。

        在這首詩中,皎然褒茶貶酒,規勸世人莫象陶潛那樣嗜酒如命,“世人飲酒徒自欺”之句富有哲理,多少人借酒澆愁愁更愁,他認為只有茶才是清高之物,飲之可滌昏清神。在《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一詩中,皎然亦有褒茶貶酒之句:“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皎然的另一首茶詩《飲茶歌鄭容》,亦有飲茶得道升天理想之體現:“丹丘羽人輕玉食,采茶飲之生羽翼……”

        皎然與茶祖陸羽是至交好友,皎然長于陸羽,一僧一俗,被譽為“緇素忘年之交”,兩人曾同居湖州抒山妙喜寺,以后又多有相聚,經常煮泉品茗,論詩唱和,情深誼厚,非同一般。皎然了解陸羽,是同代詩人中歌詠陸羽最多的一個,計有尋訪詩三首,送別詩三首,聚會詩六首及不少散句、聯句,為后人研究陸羽生平提供大量第一手寶貴資料,其中一首《尋陸鴻漸不遇》很有特色: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皎然尋訪陸羽未遇,雖沒有正面提及,但好友以山為友,愛山如家的形象躍然紙上,體現出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文/竺濟法)

      責任編輯:DN010

      熱聞

      • 圖片
      <<>>
      22

      農歷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无码伊人6699久久大杳蕉 2020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国产综合网曝亚洲

    1. <bdo id="2g67d"></bdo>

    2. <code id="2g67d"></code>
        <kbd id="2g67d"><noscript id="2g67d"></noscript></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