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是近20年前的事了。那是1999年的春天,老同學徐夕根在拓寬了的本邑鼓樓路上買了一套近三百平方的沿街二層店面房。準備開設一家飲食店。事前找我商量,讓我為其助緣。
夕根兄是我孩提時的同學。幾十年來幾乎聯絡不斷。我知道他先從政后下海,事業有成。還知道他是本邑頗有名氣的查氏夫婿。對于查氏我是不陌生的。曾記得當年在市政府門前的府前街上,有一家榮春飯店,乃是名聞大江南北的菜館,那是由查氏經營的,已有了好幾代,且很紅火。當時我家的老屋就在那附近,所以家中幾代人也因此而成了那里的???。
(注:查氏一家與成公長老在美食店大門合影。)
榮春的菜肴是以維揚菜系為主。但是那里的素湯面卻是鼎鼎有名的。
素湯面顧名思義乃全素之料而做成的。這湯是由純正的豆油或菜籽油煸炒蠶豆瓣加上菌菇等料,再用大火與文火交替煮熬而成。加之手搟面的組合,長期食之且可補虛濕燥,清肺化痰,降脂護肝,改善心肺功能之妙用,當時那里的素湯面竟成了海陵一絕。
(注:本文作者為查氏美食撰寫的散文,由著名書家王鐵珊所書。)
正由于此加之我與佛門的因緣,就建議其開設飲食店時要增添素食。一是可繼承百年老店榮春的特色。二是還可填補當下本地無專業素食館的不足。再則,夕根兄的老岳母當時身體還很康健,這位榮春的老老板娘與佛門也有著頗多因緣。還有夕根兄的內弟查祥先生。原本就是坡子街上功德林飯店的名廚,本身就擅長素齋制作。于是我與夕根兄的交談一拍即合。這樣就決定建一個以經營素食為特色的查記美食店。后來我即請了本邑著名金石篆刻家朱學純老先生為其題寫了招牌匾額“查記美食”。那秀麗而剛勁的字體看上去似乎就有了一種震撼。
(注:世界佛教僧伽會會長,著名高僧了中長老接見徐夕根夫婦,勉勵做好素食文化。)
由于素食與佛門的因緣。我專門幫助其請了兩位泰州籍海外高僧為其題字。一位是了中長老。老人家吃了一輩子的素食,對素食頗有研究,同時他也希望家鄉能開一座素食館。他老人家題字為“查記素食館紀念,素食健康長壽,世界佛教僧伽會會長了中題”。而成公長老的題字是“天然的飲食,健康的泉源”。這個題詞也是老人家在臺灣為臺北最大的素食館“蓮香齋”所題的字啊。
(注:成公長老與徐夕根夫婦合影。)
同時我也幫其寫了篇短文《尋味查氏素食面》。并請我當時所在的那所醫院的一位老中醫也是位書法家王鐵珊先生。他用楷書書寫了一幅精美的作品,經裝裱后,掛在店堂之中。這樣經過整個的裝修布置。查記美食的佛緣文化也就顯得頗具厚重了。
(注:現任臺北華嚴蓮社董事長賢度博士為查記美食題字。)
開張以后,那段時間曾經非常紅火。大凡要吃素齋的人都是涌向那里,品嘗那里獨特的素食。感受本邑當下少有的素食文化。
(注:了中長老為查記素食館題字。)
那幾年中,海外的諸多高僧大德只要回泰州拜佛禮祖。而到“查記美食”來品賞一席素齋,幾乎成了一個保留節目。在那段時間中,了中長老、成一長老、隆根長老、全度長老、賢度博士、于凌波老居士都曾光臨過這里。而我們這座城市又謂之“名僧搖籃”。因佛緣而來的各方來客又很多,這里亦又成為一個我們這座城市的接待窗口,也留下了好多美好的記憶。
(注:本邑著名書家朱學純老先生為素食館題名。)
2005年5月,成公長老率領他的一批弟子回家鄉泰州祖庭禮祖。當時正值我的孫女剛出生不久。我亦選擇在查記美食,一家人宴請成公長老一行。在那里,成公長老品賞素齋后,還專門為我的孫女子洵摩頂。說了一段祝福的話語,說是開發智慧。一位當代高僧,又是一位耄耋老人的勉勵,如今竟成了難忘的佳話。
(注:了中長老與徐夕根和其岳母合影留念。)
2012年,夕根兄開設的查氏美食店經營了十多年后開始轉行了。但是如今在本邑一談起素食文化,自然而然又想起了查記美食的素齋,想起了那純正蠶豆瓣熬出來的素湯面,想起了與它相關聯的一段段佛緣。
本文作者:范觀瀾,江蘇省泰州市人,生于1952年,當過兵、做過醫師、任過公務員。畢業于笫二軍醫大學并就讀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研究生。從公之余,執著于地方歷史文化、文學、攝影等。亦曾參與泰州鳳城河與秋雪湖等旅游景區的策劃創意與建造。自80年代起因機緣親近當代佛教高僧了中、成一、妙然、茗山、真禪、慈舟、仁德等長老。多年致力于佛教文化研究。著有《江淮名剎泰州光孝寺》、《尋蹤名僧的搖籃》、《泰州佛教》、《江淮梵音》、《成一法師傳》、《中國佛教發展史(述略講義)》、《泰州情緣》、《真情回眸》等,已出版巜范觀瀾攝影作品集》、《華嚴緣影一范觀瀾攝影作品集》。并主編《華嚴文匯》上下冊,創意發行《佛佑泰州》、《南山寺》、《江淮名剎泰州光孝寺》等郵冊,在海內外發表《泰州——名僧的搖籃》、《當代海外華人佛教與泰州》、《近現代華嚴宗弘揚傳承與泰州》等百余篇論文。其作品多次獲得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政府文藝獎、稻河文學獎等獎項,命名為“范觀瀾佛教文化工作室”。名入《二十世紀世界佛教人物大辭典學者篇》。
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泰州秋雪湖國際寫作中心常務副主任、泰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泰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泰州吉祥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泰州歷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