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佛像
隋朝京師大業城的西南部,有一座禪定寺,寺里有一座木塔,埋葬著一顆來自南朝的佛牙。
話話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夫妻倆,每于餐后,常于齒下得舍利。文帝把舍利的神跡演示給百官們看,百官都贊許稱奇。
這是怎么回事兒呢?文帝的兩個孫子,晉王楊昭和豫章王楊暕都很好奇,就找皇帝爺爺問個究竟。文帝詭秘地一笑,送給兩個孫子每人一只貝殼,讓他們仔細觀察,看有什么變化。
過了幾天,他們各于貝殼里得到一顆舍利,舍利放出幽幽的寶光。原來如此啊!兩個孫子恍然大悟。
這時,遠近道俗奉獻舍利的人絡繹不絕。近臣發現舍利有作偽的現象,要求加以甄別后再接受。文帝卻說:“何必皆是真!”
不久,獨孤皇后死了。隋文帝為亡妻建了禪定寺,又準備在寺里營造一座七級木塔。文帝是最不缺少舍利的主兒,這天下人都知道??删驮谶@時,有人送來了一顆佛牙!
送來佛牙的不是外人,是文帝最喜愛的孫子豫章王楊暕,小字阿孩。阿孩雖然才十八歲,卻鎮守著南朝舊地,現任揚州總管。阿孩告訴爺爺,佛牙是從棲霞山古剎里找到的,愿為奶奶廟新落成的木塔瘞葬。爺爺聽了心花怒放,選好日子,把佛牙埋葬在了塔下。
佛牙是從西域,由迦毗羅神衛護而來的。護送佛牙來的棲霞寺僧興致勃勃,繪聲繪色地對京城的大臣和僧人說。南朝宋、齊年間,建康上定林寺的法獻和尚西游,在于闐遇一異僧,一瘸一拐地,突然攔住他,神秘兮兮地把他拉進一間密室,然后取出一只銅匣,打開一看,里面赫然盛一顆大佛牙,有三寸長!異僧告訴法獻說,自己是從烏萇國偷渡來的,在腿肉里夾帶了佛牙,不敢告訴別人。前些天夢中得到神示:佛牙將利東方!所以一直在物色東土來的僧人。法獻有緣,獲贈佛牙。
烏萇國位于今天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是當年佛陀傳教到達北天竺最遠的國家。早在公元五世紀初,東晉法顯和尚西游,到達北天竺的第一個國家就是烏萇國。此國佛法熾盛,有五百個寺廟,法顯在這里夏坐。烏萇國有佛陀遺留的足跡,足跡可長可短,變化全在人心。法顯親手測量,果真如此。此外,法顯還記下了佛陀降伏惡龍處,以及晾曬袈裟的地方。曬衣石高一丈四尺,寬二丈多,一邊很平整……
法顯早于法獻70多年西游,到過烏萇國,與佛陀有關的圣跡他絕不錯過,都一一瞻禮,詳細記載。蜀鹿山人說,法顯沒有提到烏萇國有佛牙的事兒,豈不怪哉!
反正法獻得牙甚喜,帶回建康,秘自供養了十五年,其間只有法穎一人略曉,余無知者。當時的文學名士蕭子良,忽然一夜夢感佛牙,寫了一篇《佛牙記》,法獻供養佛牙的消息才傳揚開來。當時有一位龜茲僧在建康,聞聽不以為然,說從沒有聽說過烏萇國有佛牙,烏荼國的佛牙倒是很有名,法獻的說法漏洞百出、多可疑處。不管怎么說吧,當時有人相信,也有人懷疑。法獻死后,佛牙就供奉在鐘山上定林寺的佛牙閣上。
接下來,一天傍晚,一伙來歷不明的強人明火執杖,叫開上定林寺的山門,借口尋找臨川王家的叛奴,有人告發躲藏在佛牙閣上,堅持要搜查。寺僧無奈,只好打開佛牙閣,主帥徑直走到佛牙案前,打開函匣,取出佛牙,作禮三拜,用綿手巾盛牙,繞山東而去,不測所在。過了三十五年,陳武帝登基,從南掖門外一老婦舊宅里請出佛牙,設無遮大會,親自禮拜。因此有人猜測,從上定林寺搶走佛牙的人,就是陳武帝。
以上是僧傳的說法,正史的說法卻完全不同,好象佛牙從沒有被搶劫這回事兒。法獻之后為攝山(棲霞山)慶云寺的慧興收藏,慧興交給慧志,慧志送給的陳霸先。佛牙一脈相承、流傳有緒。
佛牙究竟經歷了什么,誰也說不清楚了。不過,陳武帝開了帝王供養佛牙的先例,似乎從此也成了帝王的“專利”。這事兒影響極為深遠,不可小覷。
幾乎是在南朝帝王供養佛牙的同時,北朝也有人供養佛牙。北齊的河間王高孝琬,不知從哪里得到一顆佛牙,在私第秘自供養,晚上發出光芒,遠近驚駭。有人建議匯報給皇帝,他不答應?;实勐犝f后,派人到他家搜查,結果搜出佛牙和一些莊嚴儀仗,認為是造反的證據,命武士把孝琬倒掛起來,用鞭抽打,折斷了兩條腿,痛苦地死去。
也許是因為法獻佛牙曾為陳武帝和隋文帝供養過的緣故,后世學者格外關注其源流與歸宿。隋制,舍利一般都深埋在塔下,不望復出??墒?,有權威的說法是,這顆佛牙后來屢次現世,時隱時現:僖宗攜蜀、后唐到洛、后晉到汴。至此還沒有完呢,十世紀中葉,又五年間穿越了五朝:契丹滅晉,牙歸遼;后漢建立,牙到后漢;北漢建立,牙到北漢;最后,牙仍歸遼……
蜀鹿山人說,唐僖宗逃蜀攜帶的,是莊嚴寺的另一顆佛牙——悟空佛牙。法獻佛牙,和隋文帝的“佛牙舍利塔下銘”石函,沒有出土面世的跡象,應該仍然埋葬在木塔寺遺址。
作者汪海波,中國宋史研究會會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