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手菩薩
香手菩薩過去生在寶藏如來的世界時,曾為轉輪圣王的第十個王子,名為軟心。軟心王子在大臣勸化下,與父親及其他王子們在寶藏如來面前發下菩提愿,寶藏如來也為他們一一授記。
當時軟心王子特別在佛前祈愿,愿使一切眾生都能思惟諸佛境界,手中自然生出檀香、優陀婆羅香,且用手中自然散發的種種香來供養諸佛。因為軟心王子愿眾生手中自然發出香氣的緣故,寶藏如來因此為王子取名為“香手”。并授記王子在未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香手菩薩聽了寶藏如來的授記,又對如來說:“世尊,如果我的誓愿能夠圓滿成就,當我禮敬佛陀時,此花園周圍,當雨下種種薝蔔花。”說完,香手菩薩即五體投地叩拜,而園中果真雨下了薝蔔華。
香音神王
古時候,有香音神王能以香氣為食,其衣服、被飾也都用香熏染,壽命長達數劫。而在這樣久長的壽命里,常貪著欲樂,并以善香為樂,在善香中聽不見其他的音聲;日日夜夜只聽聞五欲中的歌詠戲樂,不知厭離知足。雖然知道世間有佛有法,卻常遠離而不親近。
有一天,有善知識問香音王:此處有何樂?為何貪著于此?你的這種香幻化不實,并非真實的清凈,離開這些香薰,才可得到究竟安穩之處。今佛正住于世間,你應前去聽受佛陀的教導,才能得到真實的遍滿十方的清凈之香。
香音王聽了善知識的教誨,心中生起極大的歡喜。
又有地神出來教示香音神王,在南方世界有佛住世,當前去隨學歸依。香音神王聽了心開意解,即向地神懺悔前過。
后來香音神王聽聞佛陀的教化,立即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安住在不退轉的境地。 (《菩薩處胎經》所記)
因供養檀香而成道的阿羅漢
往昔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一位長者,非常富有,有不計其數的財寶。這位長者有一男孩,容貌端正,世間少有,身上的毛孔會散出檀香味,口中還能發出優缽花的香,長者就為男孩取名為“旃檀香”。旃檀香長大后跟隨佛陀出家,證得阿羅漢果。
有比丘知道旃檀香的生平之后,就問佛陀,他有何種福德,以致今世不但能生于富貴之家,身上口中皆發香味,還能遇到世尊出家證果。
佛陀答曰:在過去九十一劫時,毘婆尸佛入涅槃后,當時有人收取毘婆尸佛的舍利,并造起四寶塔供養佛舍利。一日,有一長者進入佛塔,見到佛塔破損,就和泥涂平,又以旃檀香散在上面,并發了善愿然后離去。緣于此功德,從那時起至今九十一劫以來,他不墜入惡道,不論投生在天上或人間,身口皆散發香氣,受用福報快樂,乃至于今世能得遇佛陀,出家成道。”(《百緣經》所記)
香象菩薩
香象菩薩,香代表遍滿無礙,象代表行足大力。香象即諸行果地圓滿。
其尊形常坐于蓮花上,右拳在心前,手上持蓮,蓮上有香器,左拳置于腰上。香象菩薩經常出現于《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大乘經典中。又稱作香惠菩薩、赤色菩薩,音譯作乾陀訶提菩薩。在密教中為南方四尊之第一位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