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佛教頻道 > 大公網·盛世菩提 > 現場聲音 > 正文

        熱聞

        • 圖片

        樓宇烈:東西佛教徒的目標是一致的

        佛教根本的道理就是凈化心靈,使心靈能夠得到寧靜,這一點上我想是一樣的,如果不是這樣,它也不能說是佛教。


        8月28日,國學大師樓宇烈教授做客大公網

          2013年8月28日,國學大師樓宇烈教授做客大公網暢談佛教文化。樓老師提到,從總的來講(東西方佛教)應該是相同的,都是希望能夠凈化我們的心靈,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間,污濁的東西太多了,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在某一個意義上來講,自己也作不了主,就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那么在各方面的影響使人快樂、使人痛苦,人們都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快樂,少一點痛苦。那么在這一方面,我想佛教的慈悲精神,就是來使眾生能夠離苦得樂,在這方面,應該說大家所追求的目標是一樣的。

          主持人<:您剛才也提到了西方文化,那么現在的佛教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那么您覺得東方人和西方人,尤其是中國人從信仰佛教的出發點和態度有什么異同呢?

          樓宇烈:我覺得從總的來講應該是相同的,都是希望能夠凈化我們的心靈,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間,污濁的東西太多了,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在某一個意義上來講,自己也作不了主,就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那么在各方面的影響使人快樂、使人痛苦,人們都希望能夠更多的快樂,少一點痛苦。那么在這一方面,我想佛教的慈悲精神,就是來使眾生能夠離苦得樂,在這方面,應該說大家所追求的目標是一樣的。

          但是不同的是,對于西方人來講,佛教是一個外來的,和他們原來的傳統不一樣,是來補充他們原來的傳統上的不足。原來的西方傳統更多的向外去追求,對于神的追求,對于物的追求,是向外去追求。那么現在佛教恰好是讓你向內來求,這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那么對于中國來講,或者對于東方人來講,東方人的文化或者中國的文化它的傳統就是向內的,所以都是要求自己的。但是由于近代二三百年以來,或者中國一百多年以來,我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我們自己的傳統,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個情況下面,我們中國人更多的是要找回我們原來的東西,把這一百多年來或者是二三百年來丟掉的東西重新給找回來。在這個上面有些差異。

          佛教根本的道理就是凈化心靈,使心靈能夠得到寧靜,這一點上我想是一樣的,如果不是這樣,它也不能說是佛教。所以佛教的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呢?就是一個根本的戒,佛教的根本的戒,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四句話已經把佛教的根本特征表達出來了,惡事不要做,要做各種各樣的善事,核心解決自凈其意。自凈其意就是自己凈化自己的心靈。所以在禪宗的一部根本經典《壇經》里面就講,什么叫釋迦牟尼?能凈是釋迦,所謂的釋迦牟尼佛,就是體現了能夠自己凈化自己。我想佛的根本宗旨在這里。

          從這點來講,如果是一個真正的佛教信徒的話,那么東西方的佛教信徒得應該是朝著這個目標。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傳統的不同,有各種各樣的小的差異。再加上佛教本身就有各種各樣的派別,各種各樣的不同的修行方式,來進入覺悟道路,有的可能信奉這個,也的可能信奉那個,千差萬別,我想佛教本身也是包含各種的法門。所以中國人可以信仰各種法門,西方人也可以信仰各種法門,所以有時候可能會有些差異,從根本上來講應該是一致的。

        • 責任編輯:儲外明

        人參與 條評論

        微博關注:

        大公網

        • 打印

        數碼頻道

        更多
        參與互動
        關注方式:
        打開微信朋友們掃一掃關注
        无码伊人6699久久大杳蕉 2020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国产综合网曝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