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4期 大公佛教出品
行走大涼山 路過你們走過的路

冬日的大涼山迎來了一片溫暖,1月13日至16日,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北京市仁愛基金會、大公報大公網及涼山當地近百名志愿者開啟了“愛暖大涼山”的溫暖之旅,九所啟明書院和仁愛小屋落戶大涼山,為渴望讀書的孩子們送上了最好的禮物,同時,我們也走訪了當地的村落,看望那里的鄉親。

大涼山,喜德縣,90%的人口屬于彝族,有著燦爛的彝族文化和淵源歷史。

喜德縣,90%屬于山地,天然草場100余萬畝,是一個人少地多、資源豐富的地區,農、林、牧、副、旅游各業發展潛力巨大。

彝族老鄉結實的臉龐和臉上稠密的皺紋,輝映著大涼山的色調,是堅強,是希望,呈現給我們的是生命最樸素的底色。

冬天的大涼山有點冷,但是老人家心里很暖和,謝謝遠道而來的志愿者們,謝謝你們來看我!

我們彼此看看,是否能在彼此的身上辨認出自己的影子?

一切有情眾生,在因緣的長河里流淌,在這個世界里,我們相互映照。

在這個世界里,我們互為母子、朋友、伴侶。

堅守自己的家園,不管多難,我們相互依偎,我們不離不棄。

走在風景如畫的大涼山中,我和大涼山融為一體,我不僅屬于自己,更屬于大涼山。

望著遠方,有點模糊,但我心里清澈透明,山外的繁華與我無關,我屬于我腳下的這塊土地。

一代走來,一代離去,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肩負著大涼山的運轉。

我們背起的不僅是柴火,更是責任和希望。

感激的語言難以表達,我只有久久地目送、使勁兒地揮手。

當愛心在我們的手指間傳遞,大涼山的天空特別的藍,澄清、透明、歡樂。

貼上春聯,我們提前給您拜年了:新年快樂。

在這扇熟悉的門里進進出出,大半生的勞頓,誰能為我們打開通往富裕的大門?

我們來了,我們看見了,我們用心走過每一寸土地,送上我們的祝福、溫暖,分享我們的感動、憧憬。

或沉默,或歡樂,都是出自我們的真心,在這里沒有也不需要表演!

即使你的眼睛看不見我的面容,但心靈的交流,讓愛在所有陽光照見的土地上連結。

我們走進你陰暗的小房間,我們共同生存的世界卻變得更加寬敞、明亮。

你說著生活的瑣事,卻是我眼中最珍視的當下。

仔細看看吧,我們的生命,每一秒鐘都在誕生,每一秒鐘都是嶄新的希望。

看不見的未來,我沒有把握,但我盡我的努力握住現在。

美麗的志愿者與老人快樂地交談,從未覺得她是一位麻風病患者。

苦難我能坦然面對,但感動擊潰了我那堅固的心靈堤壩,感謝你們。

因為從這一刻開始,生命又翻開新一頁寂靜的呢喃。

“您好嗎?”“阿彌陀佛!”

我不懂合十是什么意思,但我懂得感恩!

愿我們能走進您最完整真實的生命,珍藏的喜悅在這兒發酵。

短短的十分鐘,我也學會了合十。

黑紅的臉蛋上一對秋水般明凈的眼瞳,是大山最悠長的回聲。

你,我,他,我們,請記住我們的影子,仔細辨認,那是我們生命的共同體。



掃二維碼關注大公網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