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期
- 星云大師的同參道友錄:與大陸長老的殊勝因緣

星云大師曾說:“出家人就好像獨行俠,行走大江南北,又像孤鳥,飛到東飛到西,漫無目的,哪有什么知交朋友可談呢?雖然如此,還是有一些可以回憶的有緣人?!倍谒幕貞浿?,有哪些昔日的同參成為了弘化一方的大德,又與哪些道友的法誼歷久彌堅?


-
學佛筆記
靈山大佛令我與無相長老重拾昔日同參之誼
因為無錫靈山大佛的關系,星云大師曾數次前往無相長老駐錫的祥符禪寺
我與無相長老曾在常州天寧寺有過同參的因緣,后來因為無錫靈山大佛的關系,我數次前往他駐錫的祥符禪寺,他念著往日同參之誼,都給予我熱情的接待。
無相老與我同齡,一九二七年出生于江蘇東臺。出家以后,一九四六年先后到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參學,后來又到上海玉佛寺佛學院讀書。之后,幾經時局動蕩,他就一直在無錫佛教協會協助許多弘法事務。一九九四年開始,參與重建祥符禪寺及建設靈山大佛工程。
提到無錫靈山大佛,對于大佛建設的因緣,也順此一敘。一九九四年春天,我取道香港,再度回到南京、揚州訪問,并特別到江蘇海安祭拜家師志開上人。期間,承蒙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以八十八歲高齡,特地從北京搭火車到南京來看我。
趙樸老那一次南下行程中,也到了宜興等幾個地方,經過無錫,視察馬山小靈山的環境,表示要全力恢復建于唐朝的祥符禪寺,并且支持在寺院的后山建造一尊大佛,期許祥符禪寺成為日后培養人才的基地,以及世界佛教的交流中心。
三年后,也就是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祥符禪寺、靈山大佛舉行落成開光典禮。當時,茗山長老擔任該寺中興第一代住持,無相長老是為監院,后來在二○○一年無相老升座,成為中興第二代住持。
現在,八十八米高的靈山大佛,不僅是無錫的新地標,并且成為中國佛教近百年來重要的新指標。自從開光以后,接待過無數海內外來訪的元首、貴賓、十方善信,甚至每年的訪客都達百萬人次以上。舉辦過多次重要的教界活動,像我參加過的,就有二○○七年的「靈山勝會--兩岸和合?共生吉祥」,二○○九年在無錫開幕、臺北閉幕的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以及二○一○年的「靈山世界公益論壇」等等。
無相長老以及靈山公司董事長吳國平先生幾次告訴我,如果沒有那次趙樸老南下與我相見因緣,可能也就沒有后來的這許多殊勝之事了。其實,世間事都是眾緣所成,哪里會是由我單一因素而成就?不過對于自己能助成盛事,成為其中的一粒小沙石,也是頗感欣慰。
松純長老在常州天寧寺弘化一方,我為他感到歡喜
松純老念著我和他同在天寧寺參學的因緣,所以幾次的往來,彼此都感到特別親切。
除了無相老以外,和我同在常州天寧寺參學,有著同參之誼的,還有一位,就是現任常州天寧寺的住持松純長老。
松純長老和我,以及無相長老一樣,都是一九二七年出生。松純老是江蘇興化人,早歲出家,但一直到一九四六年才到寶華山受具足戒。他長于梵唄唱誦,音聲嘹亮攝眾。據慈惠法師告訴我,早在兩岸開放之初,他代我去向松純老拜訪時,松純老還送了一套自己親口錄制的梵腔《華嚴經》給佛光山。
松純老念著我和他同在天寧寺參學的因緣,所以幾次的往來,彼此都感到特別親切。他寫了一手好字,經常以字與人結緣,曾經送我一幅「人間佛教」,我也回報給他一幅「共生吉祥」。二○○七年四月,應他邀請,我前往參加重建的十三層天寧寶塔開光,看到松純老把「共生吉祥」四個字制成匾額,掛在寶塔上。我想,這除了表達我們之間的情誼以外,也算是對當時兩岸的往來,留下一份期許吧!
后來同年十月,我在宜興大覺寺舉行觀音殿的開光典禮,他也特地前來共襄盛舉,并且不斷地供應油米、食糧,讓我在重建祖庭初期,在各方條件都簡約的情況下,能夠招待十方。
二○一○年九月,他邀約我到常州大劇院「龍城講壇」,以「道德力量與幸福智慧」做了一場講座。當時我正患了嚴重感冒,日夜不??人?,幾乎不能講話。但為了回報松純老的情義,我堅持承諾,不惜違背醫師的囑咐,依約前往。所幸,后來不負使命順利圓滿了。
「龍城」是常州市的別稱,它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松純老在名聞遐邇、有著「東南第一叢林」之稱的常州天寧寺弘化一方,身為同參的我,也為他感到歡喜。
因為德林長老,我成為傳戒史上少有的特例
他舉揚臨濟禪風,大弘佛法,一時往來者眾,至今仍為各禪林的典范。
近幾年來我到大陸,也多次應邀到位于家鄉揚州的高旻寺。高旻寺住持德林老和尚,他是河北豐潤縣人,年紀比我大,出生于一九一四年,一九三五年在高旻寺出家,一九三六年在寶華山受具足戒,算起來是來果禪師的徒孫,后來也一直跟在來果禪師身邊學習。
一九八四年,德林老回到揚州高旻寺,繼承了來果老和尚的禪風,發愿重建損壞的常住。他每天親自監工建造大禪堂,之后又設立僧寮,讓學僧能夠安心辦道。他舉揚臨濟禪風,大弘佛法,一時往來者眾,至今仍為各禪林的典范。
說到高旻寺,它與金山江天寺、常州天寧寺并稱為臨濟三大叢林。叢林里有一首偈語說:「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寧好供養;焦山包子蓋叁江,上海海會寺哩拉腔?!挂馑际?,在金山寺禪坐,必須要有一雙耐得了久坐的腿子;在高旻寺禪堂,它的坐香時間最長;各叢林中,以天寧寺的供養最為豐富,而禪堂晚香禪坐的點心,以焦山的大包子最有名,上海海會寺規矩則最為散漫。這些講的都是各寺院的道風特色,也算是叢林趣談。
從我一九八九年第一次回鄉探親之后,和德林老就有多次的往來。他的身體相當健朗,我曾邀請他到佛光山叢林學院及禪學堂為青年學子開示說法,他也曾到佛光山西來寺、加拿大溫哥華講堂等地參觀。
二○○○年十二月,我回到南京、揚州一帶訪問,特地前去拜訪高旻寺。承德林老好意,留在常住叨擾了一頓素齋??墒?,所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吃過飯之后,他就要我到禪堂,為正在參加禪七的僧信二眾講話;為了回報他那盛情美味的接待,我也應命和大家結了一份法緣。
后來,高旻寺在二○○五年舉行傳戒,他硬是要我去做得戒和尚。但是那個時候,限于大陸的規矩,把我當成「境外人士」,我是無法擔任戒場里的三師和尚的;我自己也覺得他找我去傳戒,應該不是很適當,可是他還是把我放在戒錄的前面。由于不做得戒和尚,他就在戒場的職務前面加了「戒主」。于是,那年的四月,我就在揚州高旻寺的大雄寶殿以「戒主和尚」的身分,為八百名三壇大戒新戒講話,這大概也是傳戒史上少有的特例吧!
與不愿做“老和尚”的明哲長老結下法誼
明哲老說:我可不做老和尚,不管年齡多大,我的思想永遠是年輕的。
接下來說到山東湛山寺住持明哲法師。我和明哲老雖然相隔兩地,但這些年來也時有往來。例如二○○九年九月,山東靈珠山菩提寺重建落成開光時,他升座,我特地去為他送位;隔年連云港海清寺舉行「盛世港城.舍利重光.恭迎佛牙舍利護國消災祈福法會」,他也前來共相主持。
明哲法師大我二歲,一九二五年出生在山東濟寧。從小跟著母親吃齋念佛,十五歲就想出家,但一直到一九四八年才到上海圓明講堂,在圓瑛法師座下剃度,一九五○年在慈舟老和尚門下受具足戒。
他曾告訴我,他參與過一九八○年代,唐代赴日高僧鑒真大師坐像第一次回國巡禮,當時還陪同日本京都唐招提寺館長森本孝順長老,一起將活動圓滿完成。一九八四年,他調任中國佛教協會的所在地廣濟寺,擔任首座和尚,開辦僧伽學習班,在趙樸初會長的領導下,也經常參加外事活動,出訪日本、法國等地。
甚至,一九八八年十一月,我在美國初落成開光的西來寺舉辦「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大陸的五人代表,除了明旸老、真禪老,他也是其中之一。只是,我大概忙于諸事,竟不復有此記憶。
二○一一年八月,明哲老受邀來臺訪問,特別跟主辦單位要求,希望另外安排行程到佛光山。當他來到佛光山,我們見面之后,有一段有趣的對話。
當時,他激動的握著我的手,問:「你知道我是什么名字嗎?」
我說:「你是明哲長老啊!」
他說:「我生下來的時候叫什么?」
我說:「那我就不知道了?!?/p>
他說:「我告訴你,我出生以后,因為我叫『大和』,所以小名就叫『大和尚』?!?/p>
我聽了以后說:「哎呀!我出生以后,臉長得圓圓的,從小人家就喊我『小和尚』。你是『大和尚』,我是『小和尚』?!?/p>
他接著說:「現在你是大和尚,我是小和尚了?!?/p>
我趕緊說:「我們也不去論誰大誰小了,我們都八十多歲,現在,我們通通都叫『老和尚』了?!?/p>
明哲老說:「我可不做老和尚,不管年齡多大,我的思想永遠是年輕的?!?/p>
明哲老的幽默風趣,一席話讓在場的人無不鼓掌而笑。
(文章摘自《百年佛緣》)
- 下期預告

03期:高僧的風骨
欄目介紹
- 輕松的交往,靜默的分享,以法相見,由佛口生。打破冷漠和孤立,傳遞理解和友愛,我們在生命的洪流中一同流淌。與善同行,與心對話,在大公佛教一道撐起蔭涼,安享清涼的流注和純凈的喜悅。
往期回顧
往期回顧
- 第 1 期
- 惟有袈裟披肩難,看古今高僧如何了斷塵緣?
大公出品
制作團隊
- 出品人:林學飛
- 總監制:王文韜
- 總策劃:史利偉
- 監 制:史利偉
- 主 編 : 王麗君
- 編 輯:胡月冉 王冠
- 設 計:王平
- 技 術:王宇飛 張麗娜

掃一掃關注更多大公佛教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