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慧可大師立雪斷臂的求法傳奇
二祖慧可,是中國佛教界的傳奇人物,關于他的神異事跡流傳至今。談起慧可大師,年輕的二祖寺住持戒毓法師眼中閃耀著別樣的神采。
伴著戒毓法師磁性的嗓音,慧可大師跌宕起伏的一生如畫卷般展開?;劭墒嵌U宗初祖達摩的弟子,也是得其佛法精髓的衣缽傳人。但慧可的求法歷程卻異常艱難,甚至可以說是兇險異常?;劭沙錾趧邮幉话驳哪媳背瘯r期,社會的極度不安定激發他對生命最深層次的思考。博覽群書,通達儒、道、老莊之學的慧可,卻無法在所學之中尋求安頓身心的方法,亦無法解答自己對生命的困惑。
遍尋無解的慧可前往嵩山,立雪斷臂誓欲求法于達摩祖師,后跟隨達摩祖師修行,得其禪法精髓。此后,他輾轉至邯鄲,在邯鄲弘法長達一甲子。悲愿弘深的慧可大師,并不像傳統佛教那樣將教化局限于上流社會,反而不拘一格,深入民間。
訪談中,戒毓法師對于慧可大師斷臂求法的精神十分贊嘆。他說,一個人不能有所成就,往往在于信心、決心不夠,慧可大師斷臂求法的精神告誡我們想成就一件事情,必須下必死的心,破釜沉舟才有更大的成就,這種精神不僅是佛教界,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很重要的精神。
談起慧可大師,年輕的二祖寺住持戒毓法師眼中閃耀著別樣的神采
二、讓佛法走入人間,喚醒每一個人生命的覺醒
戒毓法師認為,在唐宋以后,人們通常將禪宗理解為明心見性的頓悟。但早期的禪宗,更為重視實修實證,禪觀止觀。禪宗初祖達摩所傳有其核心的思想,也就是禪宗與眾不同的地方。第一就是強調實修。禪宗二祖、三祖、四祖、五祖都很強調坐禪,坐禪是禪宗標志性的特點,禪宗亦有“久坐生禪”的觀點。第二,禪宗承認人人皆有佛性。第三,強調佛性。禪宗認為眾生之所以迷,是因為眾生皆有妄想執著,只有用般若智慧將一切妄想執著給消解掉,佛性才能夠顯現出來?;劭纱髱煹姆鸱ㄋ枷肱c達摩祖師的思想一脈相承,他也認同人人皆有佛性,同時還希望能夠讓佛法從上層社會走入人間,走入大眾,來喚醒每一個生命的覺醒。
慧可大師的佛法思想與達摩祖師的思想一脈相承
三、這個決定佛教幾千年命運的地方必須要僧建僧管
“二祖寺它這個地方跟別的地方不一樣,它是決定佛教幾千年命運的地方?!闭勂鸲嫠碌膹徒?,戒毓法師言談中充滿堅韌。戒毓法師告訴我們,早在1988年,河北佛教成立之際,趙樸初先生就曾派人前往恢復二祖寺。一代高僧凈慧老和尚亦十分關懷二祖寺的復建情況,一心想要將二祖寺恢復起來。2012年還曾特地將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傳印老和尚請至二祖寺,希望推動二祖寺的復建。后來凈慧老和尚圓寂,這些年各種因緣具不成熟,二祖寺的恢復重建進度緩慢。
戒毓法師說,第一次去二祖寺,里面破破爛爛的,不斷地深入下去,群龍無首,各干各的。其實當地的政府老百姓、信徒、出家師父都對這個很有信心,但是,就沒有人負責。原來可能有政府,還有企業想開發。但是,現在大家達成共識,要僧建僧管。
談及二祖寺的復建,戒毓法師有著自己堅持。他希望能夠建造一處幫助大家實修和解脫的場所,而不是為了建寺院而建寺廟。他認為寺院跟大學一樣,應該重視教育和學習,而不是將廟建的有多大,殿堂建的有多金碧輝煌。因為并不是高樓大廈,能把佛陀正法弘揚起來,而是要安大眾的心,傳播正法,才需要建廟。
目前二祖寺仍有很多遺留問題,但在戒毓法師的眼中,這些都不是問題。他覺得目前二祖寺最迫切的問題是需要有正法,有人修行。僧人能不能管好自己,安平辦道是最重要的,最迫切的。如果沒有道,就沒有佛法,沒有佛法,道是沒有用的。戒毓法師希望能夠在今年年底把禪堂恢復起來,能讓大家坐禪,講學。
2015年9月10日,戒毓法師正式成為千年古剎二祖寺住持
四、如果佛法那么高深,佛祖還怎么普度眾生
很多人認為禪宗比較高深,是適合具有“上上根”的人來修習的法門。聽到這一說法,戒毓法師笑說,如果佛法那么高深,佛祖還怎么普度眾生。說白了還是大家沒有弄清楚佛法的本質。佛教認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不會因為你的職位、工作、性別的差別,而有所不同。每個人都能觸摸到佛法,學佛才有意義。
戒毓法師還告訴我們,要努力消除“上上根”的誤區,佛教并非“上上根”的人才能接受。在沒有修習佛法之前,所有人的根性都是相同的。有了佛法以后,因為得到了佛法的利益,人生觀、價值觀得到了改變,他所呈現的生命狀態,精氣神不一樣,根性才會跟別人不同。
大公網副總編輯史利偉專訪戒毓法師
五、佛經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可以用生命去印證的
戒毓法師認為佛教寺院跟現代大學的功能很相似,更多的是教化的功能。如果失去教化眾生的功能,廟宇建的再宏大,也只是一堆沒有多大價值的土堆。他說:“建廟,前提是以人為本,安大眾的心,以這個心來建廟,這是第一要務。只有把佛法弘揚起來,建廟才有意義,不弘揚佛法,建廟沒有多大意義?!?/p>
秉承這一理念,未來二祖寺的建設將會極具針對性。戒毓法師表示,作為禪宗核心的道場,二祖寺將始終堅守禪的精神,以弘揚禪為己任。這位1993年出家至今的年輕法師對于禪修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學習禪修之前,自己對于佛教雖然有著深厚的感情,卻沒有理性的佛法體驗。學習禪修以后,他發現佛經里面講的每一句話都是可以用生命去印證的。
戒毓法師與明海法師在成安二祖寺
成安二祖寺住持
大公網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