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2g67d"></bdo>

  • <code id="2g67d"></code>
      <kbd id="2g67d"><noscript id="2g67d"></noscript></kbd>

      黃梅四祖寺:生活禪基地

      \
      四祖寺全景(圖片來源:四祖寺)
      \
      鐘樓(圖片來源:四祖寺)

        黃梅破額山雙峰之麓的四祖正覺禪寺乃禪宗四祖大醫道信禪師創建,可謂中國禪宗叢林的發端。而今的四祖寺,實踐、推廣“生活禪”理念,為社會注入一份寧靜與清涼。

        千年興廢 古剎重興

        四祖道心禪師以身垂范,四拒圣旨,三十年不離雙峰,順乎時宜,擇地建寺、集中傳法、坐作并行、以農養禪,特別提拈楞伽與般若、戒律與禪修、念佛與成佛、漸修與頓修等理論,倡“一行三昧”,創守一不移的“入道安心”方便法門,開示大眾“身心方寸,舉手下足,嘗在道場。施為舉動,皆證菩提”,使得沉寂百年的達摩禪法注入新的生機,“再敞禪門,宇內流布”,他不擇根基,廣接群品,師徒相聚,問學辯難,奔湊者“月逾千計”,常住者五百余,“緇門俊秀,歸者如云”,“諸眾學道,無遠不至”,加速了佛教中國化、民間化與禪宗振興的步伐。

        90年代本煥長老發心重建祖庭,功成身退,2003年凈慧長老繼席四祖寺,弘揚禪法,在繼承禪七等禪宗傳統修行方式的同時,倡導“生活禪”,舉辦禪文化夏令營,舉辦短期出家體驗活動,舉辦講座,舉行禪宗文化高峰論壇,編寫《正覺》雜志等,吸引了廣大民眾認識禪宗,走進禪林,體驗禪法。

        2004年2月,凈慧長老在做了一番調研與實勘基礎上,作出了“建設大四祖”的初步構想。從道風建設到環境整治,而且以此為基礎,在實施過程中充實、修正、完善。

        本老重輝的重點是古剎殿閣堂寮的原址廢墟上的重建工程,其規模、外觀、布局、實用確已達到“湖北第一流,全國不落后”的預期目標。但因時間緊迫,難以顧及寺院外圍和與祖庭歷史密切相連的塔亭橋庵等古遺存的整理、修復與再造。凈老義不容辭繼續這一重任,為祖庭西山增華添彩。

        四祖寺邁出了新的步伐,續建了臥佛殿,新建了雙峰講堂慈云閣。還整修美化了周邊環境,硬化了大小停車場;開拓了朝圣石臺階;擴寬硬化了 “本公路”,將寺院‘傳法洞和蘆花庵聯成一體;樹立了慈云石坊,平整擴大了毗盧塔院,新建傳法洞堂舍;又將四祖寺所有破損、漏水的琉璃瓦屋面全部更換為能抗御冰雪的黑色陶瓦。從而使山門內外,相映增輝。

        為報答當年尼師的養育之恩,凈慧長老發愿重修宋元時期的古尼眾道場蘆花庵為四祖寺分院,委派宏用尼師率尼眾入住,并為之題贈“宗風四要”:信戒為本,禪凈雙修;坐作并重,自他兼利。如今,蘆花庵常住尼眾大50多人,道風嚴謹,學風濃厚。

        同時,四祖寺開始修建中華佛祖大金塔,地址在四祖寺西側后山紫竹庵舊址,大金塔采用傳統樓閣塔的造型,共分七層,連同基座通高五十三米。塔身主體采用鋼筋混凝土構建,內外包以鎏金銅板。塔身內壁采用鏨銅工藝,刻畫禪宗祖師圣像、印度佛教圣地、中國禪宗祖庭等,外壁刻建塔功德芳名。2012年,大金塔舉行奠基,現在工程正在進行中。

       \
      傳法洞(圖片來源:四祖寺)
      \
      千僧齋(圖片來源:四祖寺)

        祖燈再耀 再振宗風

        從繼席之日起,凈慧法師即以再振宗風為首務,他朝惕夕勵,計慮縝密,致力于四祖寺的道風、宗風、禪風的重振,實施了一整套不斷加強體現四祖寺是禪宗根本道場的思想建設的重要舉措。確立了十六字管理方針——加強團結,理順關系,健全制度,嚴肅道風;并提出了自己的弘法理念——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成就,大眾分享;善用其心,和諧自他;善待一切,造福社會。

        凈慧老和尚示寂后,四祖寺高足明基法師的帶領下,固守清風循祖道,堅定不移地繼承和發揚凈慧長老創導的“生活禪”。明基法師持戒精嚴,學修有數。禪定功夫為眾稱道,親近凈慧長老多年,于生活禪法深有所悟,且專精于四祖大師所倡導之念佛禪,常年于寺院領眾熏修,度人無數。法師深契祖師家風,平常心待物,本分事接人,一身道氣,處事寬和。明基大和尚滿懷信心地指出,眼下欣逢一個歷史上少有的政治昌明、文化多元時代,相信“生活禪”能成為凈化世道人心、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正能量,并指導大眾落實生活禪的修行綱要:“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讓廣大信眾擁有“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禪化人生。

        堅持禪修是四祖寺常住僧眾必修之課,亦是禪宗叢林的特色。四祖大師當年常常告誡學人“勤坐三五載”,坐作雙修,戒禪并行。后代中興祖師,無不嚴持以繼之。1996年四祖寺重輝工程啟動,千頭萬緒,僧人流動性大,監院堅光法師仍能帶領為數不多的僧人堅持早晚功課,夜間坐禪。妙峰法師調來同任監院,僧眾日多,遂將住僧分為兩班,輪流坐禪與出坡。2000年開光后,漸成制度。

        從2003年秋起,凈慧法師將坐禪作為重振宗風的重點內容常抓不懈。四祖寺常住尤其是僧人和掛單云水僧,一律都遵循古訓執行三時坐禪。在三時之外,大多數僧人于后夜(凌晨兩點前后)在各自的寮房中就穿衣靜坐至打板起床上早課。對后夜這一時段并沒有作制度性的安排,但在精進者的帶動下,出家人包括部分常住居士也都相繼效行。而青年沙彌和在三時里忙于作務的行者,也利用這個有限的時間,戰勝睡魔,調五事,練腿子,為參加禪七作預習。對于平時坐禪,要求做到專注、清明、綿密,守一不移。

        禪宗寺院非常重視禪七,四祖寺是禪宗的根本道場,2003年11月18—30日,凈慧方丈在四祖寺舉行了中興后的第一個禪七法會,有僧俗四眾共60余人參加。在這歷時半月的共修期間,每天集中禪堂靜坐累計11個小時,中間有分段跑香和休息。凈慧方丈自始至終同修指導,每晚宣講四祖大師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他說:“四祖道場是天下禪宗祖師創建的第一座道場,是四祖大師留給我們的一筆其他寺院無法取代的歷史財富。以這次禪為起點,要把四祖禪法作為四祖寺今后的修行法門和弘法方向,作為四祖道場獨具的特色與優勢。”從此每年冬季禪七成為四祖寺年年必行的定期共修活動。每次禪七中凈慧方丈的開示都匯編為《雙峰禪話》、《禪堂夜話》、《重走佛祖路》等禪七專集出版結緣。

      \
      毗盧塔(圖片來源:四祖寺)
      \
      碧玉流(圖片來源:四祖寺)

        攝眾弘禪 法運增輝

        除此之外,四祖寺還堅持舉辦禪文化夏令營,這是四祖寺兩位中興住持本煥老和尚和凈慧法師倡導的體驗寺院生活和禪文化學修的弘法形式。旨在弘揚佛教的優秀文化,繼承和發揚佛教優良傳統,普及禪宗思想文化知識,認識佛教在凈化人心、和諧社會、普濟眾生的積極作用,發揮佛教人間關懷的功能。禪文化夏令營基本固定在每年8月10日至16日,定期在寺內舉行,接納有興趣于佛教禪宗文化學習的在校大專學生及社會知識青年為營員,又邀請對佛教禪宗文化有造詣的專家、教授、法師,圍繞每期營會的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和領域,講授佛教史、佛教初級理論、四祖道信大師的法著禪法與卓越貢獻、闡述禪宗對中國思想、哲學、文學藝術諸多領域的深刻影響,探討生活禪是當代光大佛教的的必由之路以及禪修的基本知識等內容。又通過早晚上殿、聽課討論、問答釋疑、普茶交流、圣跡行腳、坐禪靜修、抄寫經典、義工服務、傳佛心燈、三皈五戒等多樣活潑的實踐方式,使營員對佛教、對禪宗能夠初步有所認識,在修學上掌握一個正信正行的實踐標準。寺院的夏令營活動為當代青年接觸佛法搭建了一個平臺,從心靈上豐富精神生活,培養信仰生活,落實清凈生活。受到青年朋友的喜愛,吸引了不少青年人參與。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認同和贊賞,也受到教界的支持。在各地護法大德的贊助支持下,2001年,本老開辦了首次弘法夏令營,2004年后連續舉辦禪文化夏令營,沒有間斷。

        除此之外,四祖寺每年舉辦“五一”與國慶兩次長假共修,為平時忙于工作和家務的信眾,提供一個在喧囂煩燥中偷得幾日空隙,住進寺院體驗佛法的機會。有時還舉行短期出家活動,大眾以統一的灰色海青長袍、整齊的隊列、穆肅的威儀,構成長假共修活動新的風景線。在早晚課、午齋前后由法師帶領,集中列隊到禪堂排班,頂禮回向,參加大眾共修中的聽課、禪坐,懺摩發露。五天里完完全全嚴持出家人的行為規范,親身體驗寺院僧侶的出家生活,從心靈深處接受一次佛法的洗禮。

        如今,凈慧長老所提倡的“生活禪”已經成為現代禪宗一股清泉,這一理念以菩提心、般若見、息道觀、生活禪為根本,倡導“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以三寶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為正信的準繩,以般若為正信的眼目,以解脫為正信的歸宿”。契理契機,乃至“生活禪風立,修行不擇根”,使得大眾得以時時處處堅持“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信條學習禪、實踐禪!

      責任編輯:DN019

      熱聞

      • 圖片
      <<>>
      22

      農歷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无码伊人6699久久大杳蕉 2020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国产综合网曝亚洲

    1. <bdo id="2g67d"></bdo>

    2. <code id="2g67d"></code>
        <kbd id="2g67d"><noscript id="2g67d"></noscript></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