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化寺是一座古老的梵剎,也是一座年輕的寺院,它傳承了幾百年來的清凈梵行,也為契理契機的弘法開創了新的道路。
大舟廣化 普利人天
廣化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后海鴉兒胡同,是北京著名的佛教十方叢林,也是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后海的北岸,東鄰銀錠橋,西鄰宋慶齡故居。全寺占地面積20余畝,13858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整座寺廟建筑布局嚴謹,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中院是全寺的主體建筑。正中依次分布著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主要殿堂,兩側對稱排列著鐘樓、鼓樓、伽藍殿、祖師殿、首座寮與維那寮。這些殿堂組成了廣化寺的正院。
東院由戒壇、齋堂、學戒堂、引禮寮等殿堂組成。西院的主體建筑有大悲壇、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案三個院落之間回廊環繞,僧房毗連,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眾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建筑持色。整座寺廟古柏蒼翠,花草溢香,曲徑通幽。
廣化寺大約建于元朝,明清時期,廣化寺“殿堂廊廡,規模宏大”,為京都有影響的佛剎。清末民初,廣化寺一度成為京師圖書館。1939年,廣化寺創辦了廣化佛學院,招收學僧數十人,聘主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海岑、溥儒等佛教學者任教。后又創辦了廣化小學,免費招生,為貧苦困難的學生提供書籍和學習工具,直到1952年由北京市教育局接辦。
1952年9月,禪宗泰斗來京駐錫廣化寺,當時在京的佛教界人士李濟深、葉恭綽、陳銘樞、巨贊法師及北方信眾紛紛前來參禮這位荷擔宗門法運的百歲高僧,平靜的廣化寺一時稱盛。在“文化大革命”中,廣化寺佛像遭到破壞,宗教活動也被迫停止,但《大藏經》及佛教文物都被封存,沒有受到損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廣化寺也獲得了新生,成為北京市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1983年,廣化寺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也成為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北京市佛教協會1981年成立。十幾年來,積極協助政府落實宗教政策,籌集資金,修復了京都名剎廣化寺和通教寺等,恢復了正常的佛事活動。為培養佛教人才,還開辦了僧尼培訓班,同時,挖掘、整理了北京智化寺音樂,成立了北京佛教音樂團。
這些年來,北京市佛教協會籌措資金對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四進殿堂以及東西配殿、配樓,進行全面維修,油漆彩繪一新,奉安佛像,從市文物部門請來一尊毗盧遮那大銅佛像供奉在大雄寶殿,天王殿的四大天王、二金剛也重新塑造,逐步恢復了清凈莊嚴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