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日記:幾天的慈善公益活動,讓我看到了那些不同于書本上的貧困??嚯y,似乎是這里的代名詞。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他們渴望改變命運的眼神中透露著搖搖欲墜的堅強。
我有點感動。這種感動不僅是來自于公益慈善,還有來自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對生活的態度。我想,除了多余的悲憫,我能做的就是把我所看到的一切,盡可能真實的展現出來,讓更多的人能夠關注他們。
愛心人士捐建的校舍,面朝大山,精致而溫馨。我們一到,彝族孩子們便表演起仁愛手語歌;優美的旋律,純凈的歌詞,絢麗的服裝,黑里透紅的臉蛋兒,清澈明亮的眼睛,讓志愿者們滿滿的感動!這一幕真的很美,與藍天白云、高山牛羊相互交織,這才是仁愛手語歌最佳背景!(攝影:姚勇)
她說,長大了想做一名醫生,他說,長大了想做一名科學家。黑紅的臉龐上,是清澈的笑意,面對一群陌生的哥哥姐姐,他們的誠懇讓我們感到溫暖。(攝影:姚勇)
賢二胸章和書簽送給孩子們,孩子們從賢恭法師和志愿者們手中接過禮物,發現圖畫里的賢二和眼前的法師長得好像!(攝影:姚勇)
仁愛基金會的哥哥姐姐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歡樂的笑聲在山巒間回蕩,讓我們這些從京城來的志愿者,忘記了高樓大廈,忘記了滿城繁華,甚至忘記了那斷不掉的WIFI和放不下的智能手機 。(攝影:姚勇)
仁愛基金會的志愿者們為學生們帶來了過冬的衣物,領到這份沉甸甸的禮物,他低下頭向賢山法師深深鞠了一躬,賢山法師認真看著他,輕輕合十。(攝影:姚勇)
即使你的眼睛看不見我的面容,但心靈的交流,讓愛在所有陽光照見的土地上連結。(攝影:姚勇)
我們走進你陰暗的小房間,我們共同生存的世界卻變得更加寬敞、明亮。(攝影:姚勇)
你說著生活的瑣事,卻是我眼中最珍視的當下。(攝影:姚勇)
你,我,他,我們,請記住我們的影子,仔細辨認,那是我們生命的共同體。(攝影: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