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在忠宣布:大公宗教和國學頻道正式上線
出席大公宗教和國學頻道上線的主禮嘉賓
大公宗教文化事業部執行總裁、大公網副總編輯史利偉致辭
傳播宗教智慧 彰顯人文情懷
——慶祝2017年元旦暨香港回歸20周年祈福吉祥法會致辭
(2017年1月1日 史利偉)
尊敬的楊健副主任、姜在忠社長,尊敬的健釗長老、純一大和尚 、寬運大和尚:
各位嘉賓、各位菩薩們,大家新年好!
在喜迎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和2017年元旦之際,我們匯聚在美麗的香江,為香港市民祈福,同時與各界嘉賓共同見證,大公網宗教頻道和國學頻道的全新上線,在這莊嚴而歡樂的時刻,所有的千言萬語化作兩個字:感謝!
剛才寬運大和尚說,大公報是115歲的老報紙,確實從今天起,大公報正式開啟了第115年的出報歷程。大公報從創刊之初,便與佛教界結下了不解之緣,不僅民國四大高僧都與大公報有諸多交集,就是今天在場的各位大和尚,像健釗長老、純一大和尚、寬運大和尚、惟悟大和尚等,也都與大公報因緣殊勝。一百多年來,大公報始終與宗教界保持著良好的互動,上個世紀初的“宗教救國”理論,就是發軔于大公報。今天,在移動互聯網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閱讀習慣之際,大公網再續百年大公與宗教界的前緣,在華文主流新聞媒體中,率先開辟宗教頻道。
大公網宗教頻道和國學頻道,作為大公新媒體的宗教和傳統文化平臺,以“文明互鑒和文化自信”為導向,嚴格恪守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不遺余力地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宗教智慧,彰顯人文情懷,凝聚價值認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智慧源泉。
對于大公宗教和大公國學新媒體平臺,我們堅持:我們不是盲目地復制歷史,而是建設性地創造歷史;我們不是單純地講解經典,而是努力地活化經典,要讓“經典生活化,生活經典化”;我們不是簡單地致敬信仰,而是科學地把正確的信仰送達人心、深入社會,薪火相傳、燈燈相照。 大公宗教、大公國學,就是要讓中國宗教和文化在整個世界發展的進程中,發揮自己的正能量,讓世界宗教界矚目中國宗教,讓世界文化矚目中國文化。
“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再次強調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性。同樣,講好、傳播好中國宗教故事是開展文化外交、加強國際交流對話的有效手段。在文化對話過程中,講故事比純理論闡釋和意識形態說教更具親和力,更容易被普通民眾所接受。
宗教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在國家總體戰略和外交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宗教文化之間的平等交流與有機融合,是構建和諧世界的一種方便途徑。中國宗教故事是中國宗教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跨國傳播的良好媒介。我們鼓勵宗教界人士通過大公宗教文化平臺在對外交流中多講、講好真切感人的宗教文化故事,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宗教,了解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