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斌,一個80后的徒步旅行家(背包客)。他從2009年開始背包旅行,在旅行同時他熱而愛上攝影,經過多年努力先后成為:視覺中國的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媒體撰稿人和《中國國家地理》風景評審師以及戶外裝備測評師。
多年來他一個人一個包行走于祖國各地,這些年,每年有半年左右的時間行走在路上,出行的時候把吃喝拉撒的裝備裝在一個大大的背包里。隨著旅行的時間越來越久,薛斌在路上不僅看了更多的風景和領略了各地的風土人情,這使他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生感悟。于是他在旅行中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中。
上圖為薛斌走入深山中的貧困村拍攝完后,通過社會愛心組織和個人,募集來的資金和物資發放到貧困家庭手中。
薛斌說作為一名攝影師不僅要用相機記錄壯美的風景和各地淳樸百姓這些“美麗”的一面,更要把路上“不美麗”的一面客觀真實的展現給大家。
2016年8月他開始徒搭旅行四川和西藏,他利用自身“優勢”發起了“雪域高原垃圾環保測方”“貧困家庭拍攝全家福”等公益活動。
上圖為薛斌和朋友們一起來到世界最高的鄉海拔(5373米)——普瑪江塘鄉做公益。
薛斌說垃圾測方項目的想法來源于2015年在地處云南和西藏卡瓦格博(梅里)雪山轉山,他在沿途的草原,森林、河流、甚至圣潔的圣湖以和雪山上發現了大量觸目驚心的垃圾。甚至沿途很多垃圾堆周圍都有牛群和其他家畜在垃圾堆里撿拾食物,這樣下去不遠的未來圣潔的雪域高原將會面目全非,而且會對人和牲畜的健康造成隱患。一位藏區副縣長對薛斌說的“雖然西藏很美麗,但是我們的美景和生態也非常的脆弱”
上圖為去往西藏圣湖——羊卓雍錯的路上
2016年徒步川藏出發前他自制垃圾測方工具(一米長的繩子一頭綁住一塊木頭),對藏區的垃圾污染情況進行實地勘測。在藏區沿途發現較大面積和集中垃圾將自制測方工具隨機丟進垃圾堆中 ,隨后將一平方米的垃圾分揀出來。例如:通往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措的路上,兩平米的垃圾中共計128個瓶罐,其中84個塑料瓶、44個金屬瓶罐。還有雨傘眼鏡等垃圾。
薛斌說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作為世界矚目的“第三極”,所以這片圣潔的雪域高被世人稱為“圣潔的雪域”和“神圣的雪域”,這些年吸引著大批的游客來到這里觀光旅行,伴隨進藏人數的越來越多,垃圾和環保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目前環保問題再不引起各方關注,這里情況會逐漸陷入惡性循環,使得這片雪域高原不在“圣潔”
于是據悉薛斌采用的垃圾測方方式,目前在環保領域內還是第一次采用。他希望用最真實和最客觀的數據,將垃圾材質、品牌以及數量進行詳細分類和統計。通過媒體和公益組織,呼吁社會和國內外相關組織和愛心企業行動起來,關注藏區的環保問題,通過建立藏區垃圾清運的基金會,最終為藏區垃圾處理問題,建言獻策并積極行動起來。還雪域高原一片純凈的世界。
上圖為中國和不丹交接的“40冰川”
期間薛斌的公益活動受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網、中國日報美國版、周國周刊、網易、鳳凰網、搜狐網以及各地電臺和報刊等幾十家媒體報道。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期間薛斌徒步藏區垃圾測方的事情還被有機會參加了藍海電視臺《最具國際傳播力中國公益故事》的評選。在第一輪的國際媒體評選中,攝影師薛斌提交的“雪域圣地上的垃圾測方”獲得了國際媒體包括CNN、BBC、Bloomberg TV 這樣的世界頂級媒體專家的一致認同,從 151 個故事中脫穎而出,位居榜首。
我肯定會批準這個故事。在國際上,生態問題極具話題性,西藏也被視為美麗、原始、寧靜的地方。有關缺乏適當的廢物處理如何影響這個美景的故事并不為人所知。因此,這個故事具有開拓性,并且引起了國際觀眾的興趣。有關個人如何照亮道路來確保講述出這個故事的子故事很鼓舞人心,因為這表明每個人都可以為拯救地球發揮作用。
薛斌,認為公益不是我們常常理解和看到的捐款捐物,在他看來給需要鼓勵和幫助的人一個微笑和一句溫暖的貼心話都可以看做是“公益”于是他拿起他的相機為大山深處以及相對貧困的家庭拍攝一張溫馨的全家福。
孩子們仰著頭,看著家里唯一的一張的全家福。
他今年徒步走進藏區,沿途不僅會用鏡頭記錄雪域高原的美麗景色,還會為藏區的貧困家庭拍攝一張也許是一生中目前唯一的一張全家福,
在這雪域高原居住著的藏族同胞,他們有信仰,善良淳樸。走進他們的家里無論是多么貧困他們都會滿臉微笑給你沖上一杯酥油茶。
但是很多家庭一輩子連一張全家福都沒有,作為攝影師的他從2015年開始為貧困家庭拍攝全家福。每次薛斌說出想為他們拍攝全家福的提議后,他們的臉上都會浮現出幸福的笑容,在他們看來能有張全家福是多么開心的事情。拍攝的很多家庭都是貧困家庭,但是他們的淳樸真摯都會深深打動。
在拍攝全家福的同時,薛斌都希望他們每個家庭說出他們的夢想。為大家講述全家福背后的故事。他徒步藏區近半年,走訪了許多貧困家庭,并且為許多家庭拍攝了唯一的一張全家福。并且為一些家庭實現了他們的夢想。
薛斌今年走到西藏昌都然烏鎮來古村的時候,不僅為這里的美景所吸引更為這里淳樸的藏族同胞所感動。但是來古村位置地處大山深處,交通很不方便,直到2015年才通水泥路,目前村子里還沒有通電,只能靠國家免費為每家每戶發放的太陽能供電。,海拔較高許多百姓生活還是很困難,很多家庭都沒有全家福。于是他未來古村的很多家庭拍攝了全家福
走訪到多吉小朋友一家的時候,薛斌看到他從小患有手部殘疾,雖然到了上學的年齡,但是自卑而不敢去上學。日常奶奶年近八十,和媽媽打理家務和部分農活,只有父親一個務工,為了養家不僅干農活,還要四處務工,為家庭奔波,。薛斌提議給他們拍全家福的時候,看到他們的一家人露出燦爛的笑容。拍攝完后薛斌問了這個家庭的夢想,多吉的爸爸說他們家的的愿望就是能以后掙錢了,為多吉得手做手術,這樣多吉就可以開心的上學去了。
多吉先天殘疾,自卑不敢去上學
上圖是薛斌為來古村多吉一家拍攝的全家福
多吉在深圳接受手術后順利出院。一張全家福,在全社會的參與中,幫助一個貧困家庭圓夢。
在走出來古村后,薛斌將這家全家福背后的故事發到網上,一位來自香港的愛心人士洪女士,主動聯系了薛斌,說看到多吉的情況想為這個家庭實現夢想。在素未蒙面的情況下,先后分兩次把七萬元善款打進薛斌個人賬戶。
有了手術資金后,薛斌開始著手聯系醫院,很快通過朋友圈聯系到了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青島的四家醫院愿意為來自西藏多吉實施手術,經過多次與各地院方的聯系,最終選定了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并由全國著名的手部畸形矯正專家萬圣祥教授負責主刀并積極協調院方領導后同意對手術費用進行了大幅減免。
由于小扎西一家從未走出過西藏大山,也不太會漢語,八宿縣和然烏鎮政府對此事非常重視。決定從鎮上安排一名會漢語的干部全程陪同。薛斌又從網上聯系上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并安排深圳分會的愛心志愿隊全程陪同幫助多吉小朋友在深圳順利實施手術。
為此一張全家福背后的淳樸愿望,薛斌通過微信朋友圈串聯起香港、西藏、北京、深圳等多地。其中包括政府、醫院、社會公益組織和愛心人士的接力活動。
最終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多吉在深圳手術成功,經過了20多天的治療,已經于2017年1月11日順利返回家中。
就是這樣一張全家福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
未來薛斌還將在路上繼續他的公益事業。